贩婴黑幕:男婴16万,女婴14万,今年已经卖了20多个丨上海市华联律师事务所最近,一起令人发指的婴儿买卖案件浮出水面——据红星新闻报道,10月19日晚,无锡江阴市一交叉口,记者以卧底身份目睹了中介的贩婴交易。 据红星新闻的记者了解,这名不满月的男婴出生于2024年10月6日,出生证明上可以看到,医疗机构为江阴市某医院,最终售价为15万元,其中7.8万元现金交给了自成是卖家亲戚的四家,其余则全部为中介费。 根据调查报道,记者与志愿者假装成意图购买婴儿的客户,在临沂的一家餐厅与自称“中介”的钟女士会面。在交谈中,这位中介毫不避讳地透露了她的“服务”内容,女婴的价格为14万元,男婴为16万元。 面对这样一则令人发指的新闻,华联律所的屠立敏律师说,最让她感到震惊的是两点。 ■ 壹 -- 接种证明、出生证明 甚至是落户,花钱都能办 对来路不明的婴儿,也可以以2万元的价格办理预防接种证,18万元办理出生证明和落户。 这位中介还信誓旦旦地保证,这些流程在当地医院都有内线,绝对的“安全”,就能轻松完成包括新生儿的性别鉴定、在医院建档、办理医学出生证明、预防接种证,甚至最终落户的一系列操作,而且从未出现过任何问题。 这位中介还特意展示了她为一位客户办理的新生儿出生证明,上面盖着“临沂市妇幼保健院”的公章,为了增强可信度,她甚至展示了一条客户转账的记录,标注为“办证”的款项。这一切无不表明,婴儿在她眼中不过是一个可以交易的商品,背后潜藏的,是法律和伦理的严重缺失。 对于可能知情的医院内部涉案人员,应承担什么责任(如果有): 如果医院存在所谓的“内线”与中介勾结,参与到买卖儿童及办理虚假证件的行为中,这些医院内部人员同样会因涉嫌拐卖儿童罪、渎职罪等被追究刑事责任。其渎职行为严重违反了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,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。 华联律所的屠立敏律师表示,在我国,出生证既属于国家主管机构监制、事业单位颁发的证明文件,又是新生儿的身份证明,在实际中,买卖人口者为了逃避制裁,往往会制作、买卖虚假的出生证明,为其买卖人口违法行为洗白。 如果医院或医生明明知道这些证明与手续,就是为了拐卖或收买儿童所用,而依旧违反规定出具《出生医学证明》或其他证明材料的,则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——拐卖儿童罪的同案犯。 ■ 贰-- 贩婴团伙,只一年就卖了20多个未满月的婴儿 中介说,她在这一行业已经有七年,这样贩卖未满月婴儿的事情,她只今年一年就卖了20多个。她甚至认为自己是在“帮助”那些无力抚养孩子的年轻女性——为了避免“一个个小生命的凋零”。这种虚伪的逻辑令人发指,她完全忽视了法律的底线与人性的尊严。贩卖婴儿的行为无论如何都无法冠以“善举”的名义。 中介及其贩婴同伙,将面临何种惩罚 涉事中介称一年交易十余个孩子,若情况属实,在法律上会如何加重处罚? 10月20日中午,极目新闻记者从无锡市权威渠道获悉,无锡警方已接到此事的报警并介入调查,目前已抓获部分涉及此事的人员。 ■ 结 语 华联律所的屠立敏律师表示,本案中的这位中介,自称「今年已卖出 20 多个孩子」,如果确实属实,那么说明以上犯罪行为是既遂的。不得不说阳光之下,也会有一些社会的黑暗,在打拐如此高压的情况下,有些地方有些人依然铤而走险,关键还能走得通,不得不说打拐应当跟扫毒一样,不能松懈,应该保持常态化高压,加强制度建设,让犯罪分子根本没有可乘之机或者无路可逃。 ▼ ▌执业领域 擅长办理各类民商事诉讼案件。如:劳动关系中,曾代理过违法解除劳动者案件、未签订劳动合同赔偿案件、工伤赔偿案件及女职工三期纠纷案件。起草、修改和审查过劳动合同、员工手册、竞业限制协议、员工保密协议等。 合同纠纷中,起草、修改和审查各类买卖合同、租赁合同、代加工合同和合作协议等。 侵权纠纷中,代理多起侵权责任人纠纷案件,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 ▌代表性案例 · 民间借贷纠纷胜诉案例,在借条表述不完整、均为现金交易、历史长达十余年、借款人已去世等不利情况下 ,成功为当事人争取到胜诉判决,追回借款。 · 为提供劳务者受害的被告代理,最终争取到无需承担赔偿责任的判决。 · 当事人作为A公司挂名法人,又与B公司成立劳动关系的情况下,成功为当事人争取与B公司的补偿金、加班费和年假工资等。 · 侵权案件中,在当事人已经与对方签订一次性补偿协议的情况下,为当事人争取到相应的伤残赔偿金。 · 工伤赔偿纠纷中,在当事人没有劳动合同,工资现金结算、月工资不明不利情况下,成功确认劳动关系并取得相应的工伤赔偿金额。 · 合同纠纷中,对方多年来拖欠工程款,微信不回电话不接,在为当事人固定证据后,通过诉讼追回其主张的工程款款项。 |